甲苯,無色透明液體,有芳香氣味。不溶于水,與乙醇、乙醚、丙酮、氯仿等混溶。主要用于摻合汽油組成及作為生產甲苯衍生物、炸藥、染料中間體、藥物等的主要原料。高度易燃,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。蒸氣比空氣重,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,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和爆炸。用水滅火無效,不能使用直流水撲救。
健康危害
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表現為麻醉作用,重癥者可有躁動、抽搐、昏迷。對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。直接吸入肺內可引起吸入性肺炎??沙霈F明顯的心臟損害。
一般安全措施
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熟練掌握操作技能,具備應急處置知識。
操作應嚴加密閉。要求有局部排風設施和全面通風。
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報警器。采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。穿防靜電工作服,戴橡膠防護手套??諝庵袧舛瘸瑯藭r,佩戴防毒面具。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,佩戴自給式呼吸器。甲苯儲罐采取人工脫水方式時,應增配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(固定式或便攜式)。采樣宜采用循環密閉采樣系統。在作業現場應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。安全噴淋和洗眼器應在生產裝置開車時進行校驗。操作現場嚴禁吸煙。進入罐、限制性空間或其他高濃度區作業,須有人監護。
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、溫度計,并應裝有帶液位、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。
禁止與強氧化劑接觸。
生產、儲存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。在傳送過程中,容器、管道必須接地和跨接,防止產生靜電。輸送過程中易產生靜電積聚,相關防護知識應加強培訓。
選用無泄漏泵來輸送本介質,如屏蔽泵或磁力泵輸送。
裝置內配備防毒面具等防護用品,操作人員在操作、取樣、檢維修時宜佩戴防毒面具。裝置區所有設備、泵以及管線的放凈均排放到密閉排放系統,保證職工健康不受損害。
充裝時使用萬向節管道充裝系統,嚴防超裝。
儲存安全
儲存于陰涼、通風倉庫內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防止陽光直射,保持容器密封。
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。儲存間內的照明、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。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。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。灌裝時應注意流速(不超過3m/s) , 且有接地裝置,防止靜電積聚。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
儲罐采用金屬浮艙式的浮頂或內浮頂罐。儲罐應設固定或移動式消防冷卻水系統。
生產裝置重要崗位如罐區設置工業電視監控。
運輸安全
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,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。未經公安機關批準,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域。
槽車和運輸卡車要有導靜電拖線;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;要有遮陽措施,防止陽光直射。
車輛運輸鋼瓶時,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,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,并用三角木墊卡牢,防止滾動。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。運輸途中遠離火種,不準在有明火地點或人多地段停車,停車時要有人看管。發生泄漏或火災要開到安全地方進行滅火或堵漏。
應急處置原則
吸入: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,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困難,給氧;如呼吸停止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就醫。
食入:飲足量溫水,催吐并就醫。
皮膚接觸: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。
眼睛接觸: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。就醫。
滅火方法:噴水冷卻容器,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。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,必須馬上撤離。滅火劑: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沙土。用水滅火無效。
泄漏應急處置:消除所有點火源。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,無關人員從側風、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,穿防毒防靜電服。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。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。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、下水道、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。小量泄漏: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。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。大量泄漏: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。用石灰粉吸收大量液體。用泡沫覆蓋,減少蒸發。噴水霧能減少蒸發,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。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。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,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米。若大量泄漏,則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300米。